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作者:冯仑 来源:读者

  不久前在飞往纽约的航班上,我迷迷糊糊听到前排有两位乘客不停地在聊天,好像在议论某个人。

  他们说,2001年9月11日,随着两架飞机撞向当时的纽约最高大楼——世贸中心,拉登改写了历史。两个月后,一位美国教授对着一群房地产开发商讲解世贸中心重建的规划,被选中的方案所表达的价值观就是自由,所以,其中最高的那栋楼被称为“自由塔”。

  没想到有一个地产商对教授说:“教授,我们中国的企业能不能也参与到自由塔的重建中?能不能在新世贸中心的最顶层建一个‘中国中心’,让中美两国的经济和文化可以更紧密地连接。”

  纽约世贸中心的重建是最具挑战性、也是最困难的房地产项目,所以,建设“中国中心”看上去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15年过去了,在他跨洋飞行近70次后,在自由塔的顶层540米处,“中国中心”即将建成。

  7年前,也是这哥们儿,他希望借助大陆和台湾在体制与市场上的差异,把大陆的客人引到台湾去度假,并帮助他们实现在台湾置业的梦想。

  他去了台湾50多次,经历了马英九时代,又到了蔡英文时代,最终这个叫“万通台北2011”的标志性项目才得以完成,这可是近百年来大陆人第一次在台湾投资房地产。

  同样还是这个哥们儿,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他有感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个理想城市的发展模型——“立体城市”。这个模型一经提出,有人惊诧,有人赞叹,但更多的是置疑和嘲諷。因为提出地是在童话的故乡——丹麦,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模型更像是一个童话。

  他投入全部的精力,先后在廊坊、成都、西安等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这次,事情并不顺利。

  他受阻于地方领导更替所带来的失信、背信和体制障碍,受阻于地方政府在规划、技术、管理上的巨大阻力,也受阻于这个创新的模式所需要的巨大的资源和技术,以及团队。但他仍然百折不挠,如他在“中国中心”和“台北万通2011”项目上投入的决心和毅力一样,他坚持着、奋斗着,乐此不疲。

  我坐在两位乘客的后面断断续续地听着,竟然睡意全无,这不正是在说我吗?我很好奇地走到他们面前,递上自己的名片。

  其中一位L君面露窘相:“刚才瞎侃,别介意啊。我一直看着你折腾,十分钦佩。但你为什么放着简单赚钱的项目不做,偏要花10多年去啃这些硬骨头呢?难道就是为了理想?”L君问我的问题,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这15年来我做的这些事情的确不同于寻常的地产商,但为什么要这样?

  我认为商业本身承载着两方面的使命,一方面是要创造财富,给股东带来回报,这是所有商业组织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家最基本的职责。

  另一方面,如果同时又能够改变一种商业模式、创造一项新技术,或提供一项新的服务,进而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经济和经济之间的连接方式),创造出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有增量的效益(社会效益),那岂不是更好吗?所以,我一方面要坚持常规的房地产业务,另一方面也要拿出精力来做些兼具社会效益的项目,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因为自己一直按照这个信念去做,15年下来,就会对如何处理追求理想和快速实现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有不少心得。你追求理想的同时还赚了钱,那当然好;如果没有赚到钱,还失去了很多机会,就成为别人置疑和讥讽的对象。所以当人类权衡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时,大都选择跪倒在现实面前,只有少数人会不停地仰望理想,脚踏实地,持续奔跑。

  理想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它并不容易。比如说当美国的火箭升空突然爆炸以后,人们惊愕、恐惧、悲痛,如果就此停住,那么我们至今也不会知道宇宙是怎么回事,一旦地球遇到毁灭性危机,我们将找不到任何一处栖身之所。所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坚定地说:“不能停下来,坚持走下去。”人类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牺牲,才冲破了自身思考的边界,去往新的境界。

  追求理想的投入是容易确定的,但回报究竟如何计算呢?如果拿一块地来快速开发,三四年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而理想既然叫理想,说明它离现实很遥远,你要拿钱去投资,要等很长的时间,可一旦实现了,就是巨大的回报。

  阿里巴巴在创办的前七八年一直都在烧钱,但现在的投资回报率是传统项目的几百倍。这就是理想的魅力和价值,以及追求理想所得到的回报和奖赏。

  正因为理想的回报期很长,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一旦成功回报率又很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艰苦、煎熬、忍耐、曲折、波折、惊心动魄,又有憧憬、兴奋、激动、突破、创造、迫不及待,这两种经历和情绪不断地交织变化,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企业家会在痛苦和快乐的交织中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地得到提升,也使生命的宽度、深度得以不断地延展。

  过去15年里,我飞了近70次纽约,其中所观察到、体会到、理解到的世界,与做普通项目时所感受到的世界就完全不同。

  做立体城市,即便遇到非常多的困难,我仍然每天都在激励自己,不断地去见不同的人,去交流、讨论、纠结,在突破、转机、危机中循环往复。这样的经历无疑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和困难打交道的经验和智慧,让我多了一分自信、五分智慧、七分把握和十二分的成功与喜悦。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也可以归结为一个人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归结为你的人生态度、人生定位和人生观。如果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么现实就会引导你一步步地走向理想。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朝九晚五、吃饱、睡觉、等死,只是每天在现实中打转,那你将永远与未来无关。

  (梁衍军摘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